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閒聊] 建築師上榜心得 之 學科準備


好的。 (連兩篇發語詞都一樣)

距離上篇文章大概有一個月了,是個完美的間距,
這次我就來分享(沒有人要看)的學科準備心得吧!
畢竟我工作經驗部多,
以下的分享基本上是給初出茅廬剛開始準備考試的新鮮人看;
身經百戰的前輩們就笑笑即可,也不吝給些意見吧!

目前四項學科考科當中有兩科是全部選擇題,
另外兩科有60%的選擇題(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要改)
相對於很久遠已前的全數申論題輕鬆很多,
甚至可以用刪去法的方式來應答,
只要你唸書時保留了印象即可。

但每科其實還是環環相扣,
也不單純只是拿來應付學科考試,
在術科中的還是會需要展現你這方面的知識
更不用說是工作中了。
所以說,假使你是初出社會的應考者,
那我強烈建議你在每科都要好好認真準備,
該畫圖的大樣、構造還是用手描一下,
除了增強印象,
還可以在考設計時拿來充版面喔!

法規、物環及環控、構造、結構這四科我在第一試便全數通過,
總共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準備;
由於決定考建築師是在該年六月初才萌生念頭,
到真正向補習班報到已經七月底了。
補習班的課程也都將進尾聲,
所以我選擇看錄影帶的方式;
也可以自己掌控進度,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多看兩三次。

當時我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去散步,
然後大概補習班開門後30分鐘內一定去報到;
早上下午各看一堂課的錄影。
(因為周末補習班人比較多,所以我只有週一到週五去報到)
我幾乎不會連著兩科一起看....
比如說,早上看結構,下午看法規這樣子避免連續的東西讓人煩躁。


我會去拿一張課表,
然後把看過的課程劃掉(如上圖)
每天去補習班都會看一下這張表然後決定今天的進度要到哪。
基本上我是一個一旦知道自己在幹嘛就會掌控所有進度的人,
所以這樣的方法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

看完後就回家,放~鬆~
吃飽飯後在稍微翻一下筆記...
如果當天有看需要計算的結構課程,
我就會拿筆把補習班講義有出現的題目都算一遍。
不懂的地方...
因為不一定會在補習班碰到老師(課程都結束了啊)
所以我就PO上網問人(超宅)
通常都會有熱心的土木系相關朋友來回答,
因為建築結構的題目對他們來說超簡單...

這樣每天看兩捲錄影帶的生活大概只有兩個半月吧!
不過中間我有休息兩個禮拜...
畢竟這樣壓縮的課程真的需要適當的休息來作為緩衝。

接下來就是要自己念書了。


【法規】

工作常用到的建築技術規則,我當時比較沒有準備;
因為工作第一年的時候遇到一位很好的前輩─陳世榮建築師
他在每週都會進行教育訓練然後又在工作討論時教導許多集合住宅相關法規。
在看到法條的時候都很容易就記起來了。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及其細則,都更條例及其細則等,
這些法都是互相關聯的,
我是拿一捲草圖紙,用畫DAIGRAM的方式邊整理法條邊記,
整張圖畫的亂七八早可是對於全盤立法架構可以很清楚了解。

建築法與建築師法我倒是很認真地把罰款及時間作了一個表格,
因為選擇題很喜歡就數字的部分作為選項出題。

採購法,我直接賭了沒什麼念,沒想到都是重要考題;
搞得我最後低空飛過...




【物環及環控】




一樣是需要記憶的科目,
但不同的是,有40%的簡答題;有出現畫圖題的可能性。

所以我邊念書畫邊畫圖(如上圖)
空調系統、雨水回收系統之類的,
這些圖說簡化後也擴充建築設計的圖面內容(笑)
而且所有的內容都要整理成條列式的重點,
不但對背誦有幫助,而且用在簡答部分更是容易讓閱卷老師清楚明白。



【結構】

是我最高分的一科...Orz

計算部分基本上就是物理題目啊!
把力的方向、大小、有無互相抵消之類搞清楚,
然後不要算錯,基本上就可以拿到分數。
(不懂的不要問我,去問土木系的...)

系統部分就更容易了,
地震相關議題一直以來是考試重點,
畢竟我們生活在地震帶上...
其他各類型的結構系統也是一樣用條列式重點記憶。


【構造】

恩...這個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準備。
補習班的資料自己吸收消化後,
有些重要的構造大樣會自己手畫一遍,
像是「屋頂防水」、「外牆乾掛石材」、「伸縮縫」
還有基礎的類型之類的...

基本上構造跟結構是相輔相成的,
特別是地震部分,
而台灣常用的構造型式;鋼筋混凝土、鋼構都要用畫圖方式記憶。

沒有工地經驗(如我)
平常走在路上多看看施工的工地(?)
比如說像是台中市文心路再蓋捷運,
每次搭公車路過就會看一下進度然後聯想自己在書本上看到什麼;
又或者搭捷運時看到工地開挖的擋土支撐型式
(之前在中山國中站往內湖方向有一個工地,當年都看它慢慢茁壯)
看到鋼構就想一下補習班老師上課說過什麼,
這樣在複習的時候,印象就會加深很多。


總而言之呢?
我覺得學科要過不會太困難,
有工作經驗的人上手更容易(甚至不用念)
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就要多用手畫、條列式記憶,
想辦法整理出自己的筆記。
還有多觀察,多比較生活中能接觸到的建築。

以上,交差了事。
請期待一個月後(應該不會拖那麼久)的術科準備心得。









1 則留言:

  1. 謝謝一系列的分享~想請問結構只靠補習班資源就搞定了嗎? 請問有沒有覺得困難或者需要特別注意的心得可以分享呢?

    回覆刪除